离退休干部局

首页>商务视界

来源: 类型:

张国庆:“一带一路”为共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白塔寺党支部  张国庆

全球经济、世界秩序、大国政治以及国际社会思潮正在经历重大而深刻的激荡调整。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国家勃然兴起。一些地区一体化方案遭受挫折,全球贸易增速下滑,保守主义抬头流行,全球化的核心价值理念,自由、开放、合作被质疑。在这样严峻的挑战下,"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其蓬勃的发展势头和合作进展正在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究其原因,"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凝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一、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获得平等发展的权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尽管"一带一路"65个国家总人口占全球的60%多,但经济总量却只有全球经济总量的不到30%。同世界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6.4%。而且发展不平衡,其中,既有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卡塔尔,人均GDP超过10万美元,也有27个人均GDP不足20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仅为全球GDP平均水平的18.3%。如果不算新加坡、卡塔尔、阿联酋等16个高收入国家之后,沿线49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2.3%,处在世界银行定义中的中等偏下收入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标准之间。在这些中低收入国家里,有着近25亿的庞大人口规模,由于均处在较为初级的发展阶段,其经济建设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人口、土地、资源等要素未能有效整合利用,扶贫减贫面临的任务十分严峻。

这种不平衡鸿沟的弥平及发展结构失衡的调整,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来加强合作,通过国家间的政策来加强沟通和协调。同时,由于这些国家间的经济状况不同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决定了该地区今后发展的主题、主线,必须是通过加强投资、加快转型和加速发展来加以实现。如果经济合作和相关基础设施能够得以较好的加强和改善,这些国家未来的发展,仍将充满希望。

"一带一路"建设,就是通过这种合作,把中国的发展经验与它们一道分享,并在贸易、投资和援助方面,帮助它们,争取一个平等有利的发展环境,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因此,中国所提出的方案,对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重要。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沿线国家加强紧密合作,加快结构调整,在调整中支持稳定发展,在稳定发展中逐步消除不平衡的经济状态。这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让基础设施落后的国家加快打通发展的通道

观察国际贸易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内陆型国家经济的嬗变是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而出现的,也是随着海洋运输的兴起与繁荣而变得苍凉与闭塞的。这是由于海上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内陆型国家则由于陆上运输能量的限制和交通设施的滞后,难于承担起国际贸易急剧发展的重任,从而经济发展逐步滑落。

今天,内陆型国家经济要发展,除了要扩大开放,还必须突破地理、国界的限制,并借助现代工程技术和现代交通设施的建设,打开贸易通道,适应已经变革的现代运输方式,将货物和商品流通扩展到整个区域和不同国家,提高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增强经济的竞争力。这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模式。

处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有的是亚欧大陆因交通不便而成为荒凉地带;有的尽管是沿海国家,但由于港口老旧、缺乏疏浚、设施配置停滞,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适应经济发展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不足。不难预见,基础设施建设,是沿线国家发展面临的和必须解决的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

中国与这些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契合了这些国家的发展需要,它所以能波澜壮阔地展开是趋势的必然。这将有助于打造新的亚欧大陆桥,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骨架,并与沿线国家基础建设规划相对接,支撑沿线各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连接重点产业集聚区和主要能源资源区块,构建出"联通内外、安全畅通、绿色高效"的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如果能建成"一带一路"高速铁路网,按高速铁路每小时300公里的行驶速度,亚洲国家大部分城市都可以在高铁的24小时经济圈之内;就是与欧洲间的交流,也会在高铁48小时经济圈之内。这对于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将极大地增强活力和动力。

三、让产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找到合作发展的途径

当前,"一带一路"的大部分沿线国家都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启动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城镇建设方兴未艾。通过"一带一路"加强产业合作,可以促进沿线国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国的"一带一路"方案将有助于进一步帮助沿线国家建立自己的产业体系,实现它们的工业化梦想;也会极大地鼓励和引导中国各类企业,到沿线国家去投资兴业,将中国的优势产业和沿线国家的市场、资源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经验、资金、技术和产业优势,将是沿线国家形成自己工业基础的重要依托。

"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资源非常丰富,若与中国开展能源资源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如果能推进上下游合作,进行能源资源勘探、开发、生产、运输、加工的全产业链构建,将有助于在当地形成加工规模,增加就业。与资源优势相结合并相互配套的,还可以建设一批绿色环保的油气化工、煤化工、钾肥、钢铁、有色金属的生产基地,提升深加工能力,同时,还可合作开发清洁能源,如水能、光伏、风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产业合作可以全方位地进行: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推动产业链的跨国合作;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高端制造,形成一系列有竞争力的工业项目;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构建从农产品种植、深加工、包装到进出口的农业产业链。此外,还可以扩大在金融、高新技术、绿色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在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环保、海上联通等海洋产业上寻找到更多的发展机遇。

这些合作已经给"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三年多来,中国与20多个沿线国家建设了50多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和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不仅有效地推动了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而且使许多国家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空间。

四、让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都有包容性的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国家,不仅资源禀赋不一,而且经济制度各异。秉持什么样的理念进行合作,采取什么样的原则来推动发展,这关乎多方利益。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这一重要论述向世界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尽管是由中国提出的,但不是搞排他性的制度设计,更不是自己发展了就不让别人更好地发展,也不是以自己的制度、规则来规范他国,而是对所有参与国家都照顾了舒适度,是开放、包容、平等的;不搞范围限制的小圈圈,而是让沿线国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各尽所能,各施所长,能广泛参加的,达到互利互惠、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一带一路"建设适应了沿线国家的建设需求和未来希望,寻求最大的公约数、扩大利益的汇合点,从而实现各国 "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分享",使"一带一路"成为普惠共济与和平合作之路。将促进全球经济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变革,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与权重,重塑和再造全球化的经济格局。实践证明,这一理念和方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同。

五、让利益不同的国家通过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中,人口数量、经济规模、战略位置、辐射能力、安全状况,以及参与意愿等方面,都不尽相同,要使利益不同的国家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就必须考虑所有国家的基本利益。而中国也只是发展中的大国,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上都是有限的。因此,为共同发展谋方案,既要从各国本身发展需要考虑,也要从沿线国家整体需要考虑;既要从本区域整体利益考虑,也要从不同国家利益目标考虑,充分照顾彼此,尽可能周全和完善。所以,"一带一路"精心考虑了以下的对接:一是地区与地区的对接。主要选择重点国家和地区,了解发展需求,实现互补合作。二是企业与企业的对接。要使企业成为"一带一路"对接的主体。大企业带动,产业链内的其他企业积极参与,尤其要促进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以企业为纽带,创新合作方式。三是项目与项目的对接。规划一批长期和短期项目,其设置和选择,都要契合各国发展的实际需求,并共商建设一些国家级的大型项目。四是标准与标准的对接。随着合作国家的增多,要和相关国家商讨共建标准,并将这种标准推广到整个沿线国家。所有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最终目标: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形式的网络,最终达致利益共同体的全面形成。

"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提出来的解决方案,也是中国积极参与21世纪全球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顶层设计。它的实施和推进,不仅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也是中国和沿线各国共同应对挑战、优化全球治理的有益探索,需要各个参与国家都来精心维护。面对外界干扰和离间,必须明辨是非、分清泾渭,强有力地应对。需要营造一个"各国领导都有力支持、各国政府都认真办事、各国民众都拥护参与"的全方位合作的气氛,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意义,激发更大的动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大合作、大发展的进程,推动世界经济重新步入新的增长轨道。(转载)

 

 

查看更多意见

单位名称
姓名
手机号码
意见分类

发表意见建议
验证码验证码看不清?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