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党支部 张国庆
我国自贸试验区自2013年设立8年多来,21个自贸试验区先后通过不同阶段的发展,推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形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商务部统计,2021年,2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130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6.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9.5%。这21个自贸试验区以只占全国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5%的外商投资和17.3%的进出口。当前,我国各自贸试验区正在以全面增强竞争力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发展路径,加快对外开放,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努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全面增强全球竞争力。自觉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我国各自贸试验区以倒逼监管和服务的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更具竞争水平的吸引力和服务,以加快吸引全球各种资源要素向自贸试验区集聚。如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两年多来,自觉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探索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高水平开放,形成了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和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五自由一便利”工作体系,在全国率先试点强化竞争政策,以打造更具国际影响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增强服务全球的能力。其他自贸试验区也高度重视培育自身的功能,以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广东自贸试验区努力打造集全球研发、人才等资源要素,建设产业研发、创新需要的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提升自贸试验区的功能和竞争力。如前海片区,充分利用其享有的经济特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自贸试验区和深港合作区“五区”叠加的政策利好,建设多重国家战略的交汇地,为企业做优、做强、做大创造新机遇,为企业家施展才智、成就梦想提供新平台。根据德勤中国综合各维度的评估结果显示,前海片区的营商环境已跻身全球营商环境第一梯队,接近世界一流水平。
二、全面提高开放水平。坚持全球视野、大局站位,推进高起点、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先行区的努力方向。我国各自贸试验区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大力推进新一轮扩大开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更高开放水平、更高开放形态的自由贸易港,正在以自由、公平、法治、高水平开放为目标,创造国内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重庆自贸试验区虽是内陆自贸区,但开放一直走在前列,他们探索的一系列创新制度,如“快速通关”、“即报即放”、“全年无休日”、“货到海关24小时内办结”等便利化服务,为扩大开放创造良好条件。挂牌5年来,成功引进星光国际精准医疗创新中心等百亿级项目,以及德国埃马克、万国数据、中欧数字生态城等一大批标志性企业,吸引了占重庆超35%的外商直接投资,集聚了占重庆超1/4的进出口企业,贡献了占重庆约7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辽宁自贸试验区强力推进面向东北亚的开放,目前,入驻的外资企业,约占东北亚全部外资企业的31.6%。湖南自贸试验区则“五向齐发”,以打造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将湖南开放的触角伸展到全世界,让湖南与世界“无缝对接”,“陆海空”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三、全面培育创新能力。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坚持在开放环境下搞自主创新,积极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创新体系,形成“开放与创新融合互动、外向型与创新型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天津自贸试验区设立了首个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示范基地,依托国家级创新平台向示范基地赋能。主要依托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该中心具有超算中心、云计算中心、电子政务中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环境,是我国应用范围最广、研发能力最强的超级计算中心。安徽自贸试验区成立不到两年来,以创新为核心,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批以“新型显示、量子信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的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兴起。云南自贸试验区则通过推进上海临港昆明科技城项目,加速布局前沿科技产业。江苏自贸试验区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策源地作为首要任务,积极推动产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赋能。如南京片区,已与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了一批海内外顶尖科学家团队,并先后在国际创新资源集聚地美国硅谷、波士顿,英国牛津、剑桥,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建设海外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一套能够满足科技创新工作要求的体系。
四、全面探索发展新路径。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在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相互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创造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需要的新路径加快发展。首先是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差异化探索上。从最关键、最急需、最具牵引力的领域做起,边试点、边完善、边总结。如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根据自身发展要求,将工作重点放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等产业上。其次是把工作立足点放在首创改革上。敢闯“无人区”,敢搞“压力测试”,大胆自主创新,形成创新成果。如河南自贸试验区是全国唯一以交通物流为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其郑州片区承担着“两体系一枢纽”建设任务。他们聚焦国家战略,吸引产业聚集,打通监管堵点难点,构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探索出一条中部城市走向开放最前沿的新路子。其三是把工作突破点放在流程再造上。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破除决策、管理、服务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如围绕涉企审批流程再造,重点解决行政审批简化、快捷、节省企业成本等问题;围绕项目落地流程再造,重点解决规划、用地、水电气暖、企业开办、信贷获取等问题,使工作流程更加集约化、精准化、平台化。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我国各个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新优势,积极探索新路径,也取得了一些新经验:
一是与发挥区域优势相结合。发挥区域优势,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功能,是各自贸试验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广西自贸试验区利用沿边沿海的优势,突出加快打造贯通我国西部地区、面向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过实施一系列试点任务,目前,陆海联通门户港、中国—中南半岛陆路门户、以海铁联运为主干的多式联运体系,都已基本建成,成为广泛联系东盟国家、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福建自贸试验区发挥近台优势,推进两岸应通尽通,并积极承接台湾地区优势产业转移,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努力打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河北自贸试验区充分利用曹妃甸这个唯一的沿海片区,积极向海发展,着力做好“海”的文章,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贡献了新的力量。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立足对俄优势,着力推动“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东北振兴与远东大开发战略对接,把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打造成全国唯一的一个以“对俄合作”的国家级新区,全面释放中俄经贸合作巨大潜力。四川自贸试验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但他们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点的区位优势,以成都为核心,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并以全球视野谋划国际战略通道,推动城市格局由内陆腹地向开放高地转变,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二是与打造产业优势相结合。积极打造产业链竞争优势,是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任务。作为高水平开放平台,自贸试验区可以在培育产业链竞争优势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我国各地区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循环提供有益经验。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就重点围绕着本市的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来谋发展,打造东部沿海的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辽宁自贸试验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北京大学、中国移动等单位协同合作,设立数字实验室,利用5G、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园区、数字贸易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主动承担起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天津自贸试验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实现跨区域产业合作,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融合与均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经验做法和智力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围绕着广州、深圳、珠海的产业发展进行聚焦,分别赋予不同产业发展的使命任务,形成了以更广大区域、更丰富资源支撑自贸试验区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格局。
三是与创造科研优势相结合。由于我国自贸试验区实施的是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因而吸引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项目到自贸试验区来集聚发展。北京自贸试验区专门成立了科技创新片区,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科技服务等产业,把北京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数字经济试验区、全球创业投资中心和科技体制改革先行示范区。在中关村科学城区域,目前已集中一批航空航天装备、电力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质产业,成为北京培育高精尖产业、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规划要建设不少于10个顶尖科学家实验室,引进20家左右国内行业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建设30家国内领先的开放型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引进50家以上高质量科技服务机构,形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要达到25%左右,高端装备制造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江苏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前瞻性先导性产业,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芯片之城”和引领国际产业创新前沿的“基因之城”。
四是与培育特色优势相结合。培育特色产业,实际上是利用本地区产业基础,通过赋能、改造、提升,使本地产业发展更聚焦、更具特色,这也是各自贸试验区集中攻关的一个重点。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片区在推进“国内循环”的同时,组织“国际循环”,他们把德阳、宜宾、资阳等全省15个市(州)的产业组织起来,共建“亚蓉欧”产业基地,从而带动了德阳机械设备、眉山化工品、安岳柠檬、隆昌跨境电商等四川优质产品和技术出口到欧洲市场,形成了“贸易在成都、生产在市州”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浙江自贸试验区则按照“一核心一平台四基地”的布局发展特色产业:“一核心”的金塘岛,发展国际高端动物蛋白加工贸易,“一平台”的舟山新城,以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为平台,开展农产品线上交易。该交易中心是唯一的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管理与监督中心。“四基地”则依托舟山港综合保税区,开展以冻肉类、冻水产品进口的冷链加工和配送;依托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舟山国际水产城,建设国际远洋水海产品加工贸易基地;依托国际粮油产业园,建设进境粮油保税交易加工基地;依托浙台经贸合作区,建设高端进口果蔬食品集散基地。此外,其他自贸试验区也特别注重利用自身的资源禀赋,与周边地区和其他自贸试验区开展互补合作,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经济,凸显产业发展特色。
五是与拓展物流优势相结合。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畅通“双循环”,建设高效、畅通、便捷的物流体系,这是扩大对外贸易的重要保障。这一点对内陆自贸试验区至关重要。四川自贸试验区依托成都的中欧班列,加速“拓线路、建通道”,将贸易版图日益扩大。去年,成都中欧班列新增了圣彼得堡、阿姆斯特丹、罗斯托克等10个境外站点,使中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汽车整车、智能家电、生物医药、先进材料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湖北自贸试验区,随着自贸试验区落地生根,使越来越多的出口企业,找到了快速的“出海口”,实现了通江达海,将产品不断地销往世界各地。河南自贸试验区随着郑州国际空港、中欧班列的开通,空、陆、网、海融合并进的优势进一步显现。跨境电商发展迅猛,现代服务业集聚,外向型经济高速增长。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郑州机场货运货邮吞吐量、中欧班列(郑州)开行量、跨境电商交易额分别增长54.3%、500%、288%。陕西自贸试验区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抓手,在发展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枢纽经济方面,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2021年国际货运干线增加至16条,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突破3800列,运送货物总重达284.8万吨以上,全面覆盖亚欧地区。而对于沿海地区自贸试验区来说,物流条件就更加发达了,像扩区后的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片区,就有1个国际机场、2个铁路站点、7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海陆空铁齐备,交通内联外畅,各种发展要素汇聚,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